无忧启动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系统gho:最纯净好用系统下载站投放广告、加入VIP会员,请联系 微信:wuyouceo
查看: 121512|回复: 25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推荐]硬盘缓冲程序qcache果然厉害,读写速度提高5倍多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6 16:22:1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qcache是一个硬盘缓冲驱动程序,它监听int13,一旦监听到硬盘读写,其缓冲功能立即启用。

我对比了一下加载前后时间,其效果非常明显。

有关数据如下:
1、读写的子目录文件大小571M,共594个文件;
2、采用devicehigh=qcache.sys /S5
3、加载了doslfn以便读写长文件

拷贝工具               加载前拷贝时间          加载后拷贝时间
xcp v1.63               4分53秒41                 47秒94
xxcopy                   4分42秒48                 44秒16

可见,qcache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如果你在dos下与硬盘打交道较多,建议把qcache驱动放到config.sys里(只占用6K的内存)。

附件下载量终于突破100,而回复也突破0。
成绩算是不错了。呵呵。


有朋友提出与ms-dos自带的smartdrv.exe相比如何,smartdrv.exe占用的资源太大了,占用内存几十K,大家可以用下面附上的mem.exe检查一下内存使用情况。



[ 本帖最后由 willsion 于 2008-1-16 01:15 PM 编辑 ]

qcache.rar

14.34 KB, 下载次数: 5327, 下载积分: 无忧币 -2

MEM.rar

14.12 KB, 下载次数: 2254, 下载积分: 无忧币 -2

评分

参与人数 1无忧币 +5 收起 理由
yueming9712 + 5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2#
 楼主| 发表于 2008-1-7 14:36:2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chinaren12 于 2008-1-7 11:51 AM 发表
太快了吧,快这么多?支持搂住

事实摆在眼前,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8-1-7 20:18:2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大狼世界 于 2008-1-7 07:56 PM 发表
谢谢,俺刚刚抛弃了DOS改用自己精减的911PE了


DOS自有其用处,PE还是不能完全替代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08-1-8 12:55:1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cxq777 于 2008-1-8 12:46 PM 发表
是不是和smartdrv.exe一样啊?


qcache.sys没有写缓冲,相对smartdrv.exe更安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8-1-10 15:46:21 | 显示全部楼层
附件下载量终于突破100,而回复也突破0。

成绩算是不错了。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08-1-13 17:00:1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netwinxp 于 2008-1-13 04:36 PM 发表
建议直接修改IoPageLockLimit的值,它对所有的I/O都起作用

IoPageLockLimit?
DOS下?不太明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08-1-15 12:57:4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erchangtu 于 2008-1-15 12:47 PM 发表
不太懂,会不会伤硬盘呢?

就是为了不伤害硬盘,才用这个驱动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08-1-16 09:06:1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cnrdyl 于 2008-1-15 07:14 PM 发表
有与Smartdrv的性能对比数据没有,习惯用DOS自带的了,这个还真没用过

smartdrv占用内存几十K,资源占用太多了。并且qcache更有灵活性,可以定义缓存的大小(用/S参数)
有兴趣的话,您可以自己做些对比。一楼已附上检查dos内存使用情况的mem.exe工具。

原帖由 哒哒_ 于 2008-1-16 05:05 AM 发表


?? 请教


那是Windows XP注册表的一个值,在dos下没有相应的设置。

[ 本帖最后由 willsion 于 2008-1-16 09:12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08-1-16 12:50:03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楼主”写缓冲“是做什么的?

据我理解,写缓存是指划出一块内存,要写入硬盘(或其他媒介)的数据,先存到到缓存中,到一定大小后,再写入硬盘(或其他媒介)。这样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存在缓存的数据还不足够时,是仍然没有写到硬盘或其他媒介的,如果发生停电或强行关机等情况时,数据就会丢失。

压缩包中”README.TXT“文件不要行不?

当然可以不要了。这只是一个说明文件。

楼主能不能把参数用法介绍一下,比如:/s,谢谢。

请您认真看看readme.txt就可以了。
其实一般使用/s参数就可以了,这个参数readme.txt里面已经解释得很清楚了。
/SS代表     2.5-MB cache
/S0代表     5-MB cache
/S1代表     8-MB cache
/S2代表    16-MB cache
/S3代表    30-MB cache
/S4代表    60-MB cache
/S5代表   120-MB cache
/S6代表   180-MB cache
/S7代表   250-MB cache

可不可以与smartdrv.exe一起使用,会不会更快?

没有必要。

[ 本帖最后由 willsion 于 2008-1-16 12:51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08-1-16 12:52:4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uckyboy8879 于 2008-1-16 12:50 PM 发表
请问定义的缓存是多大啊
楼主的这个不太会用

缓存可以自定义。
见上楼说明。

例子:

config.sys加入一句
devicehigh=qcache.sys /S5

[ 本帖最后由 willsion 于 2008-1-16 12:56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08-1-16 12:59:2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uckyboy8879 于 2008-1-16 12:55 PM 发表
还有一个是此定义的缓存和硬盘的缓存会有关系么?
我的硬盘缓存为16M的!


没有必然的关系。
事实证明,如果是大量读写的话,缓存适当定义大一点,速度会快一些。
当然,这跟你系统的内存大小有关,建议不要大于(实际内存大小/2-1),一般机子用/S5就足够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08-1-16 17:44:4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大狼世界 于 2008-1-16 04:09 PM 发表
汗,楼主看看这个数据:
XP安装文件ARJ压缩包6875个文件,160个文件夹,DOS下加载smartdrv.exe解压用时16分钟
同样的压缩包,DOS下加载devicehigh=qcache.sys /S7解压用时30分钟,才解开1289个文件,13个文件 ...


不知你安装的是什么系统,采用arj压缩格式的,据我所知,ms的系统基本是cab格式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08-1-17 18:48:3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chiaos 于 2008-1-17 05:45 PM 发表
请问楼主,XP或者2003下如何使用?谢谢

呵呵。这是dos下用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08-1-18 08:28:4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wawakuliao 于 2008-1-17 07:45 PM 发表
楼主
怎么用呀
我是菜鸟



例子:
QUOTE:
config.sys加入一句
devicehigh=qcache.sys /S5

[ 本帖最后由 willsion 于 2008-1-18 08:30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08-1-18 17:47:4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netwinxp 于 2008-1-18 01:47 PM 发表
只要磁盘缓存大于所有要读取文件之中最大的文件的大小,酱紫磁盘缓存的效率就会提高比较明显(比如windows安装,因为里面的CAB文件一般都在2M左右,那么2M的磁盘缓存就会有相当的明显的效果),如果只是单文件,且 ...

netwinxp大虾分析得有道理,不过,我用/S5的参数,即缓存100多M时,用dos的copy命令拷贝一个ISO文件(约700M),其所用时间与没有加载qcache驱动相比,也是快了几倍的。因此,在dos下,这样的缓冲驱动还是很有作用的。并且这个是读缓冲驱动,一般不存在丢失文件内容的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 11:32:0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ineverask 于 2008-1-22 08:42 AM 发表
DOS下使用的,在XP命令提示符下使用能体现出效果吗?


XP下请采用NT系统的优化工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08-1-28 23:52:0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axiang 于 2008-1-28 10:04 PM 发表
请问,在运行ghost做备份或还原时,可以使用吗?


这个倒没有试过,请您试一下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08-3-22 13:41:0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695799 于 2008-3-21 11:51 AM 发表
看看 为什么不能下啊 ????

可以下载啊,如果直接左键点击不行,可以右键点击--另存,我刚刚试过,可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08-3-23 09:45:0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zwmwcj 于 2008-3-22 04:59 PM 发表
在DOS下怎样使用啊
是放到什么文件一起啊!

在dos启动盘根目录的config.sys加上一行
devicehigh=qcache.sys /S5

就可以了,具体参数看帮助文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08-4-2 09: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uckysheep 于 2008-3-30 08:26 PM 发表
请问楼主,如果我不在config里加,我把它作为工具,需要时用ADDEV、DEVICE等工具动态加载行不?如果行,需要注意什么?谢谢!

还请您研究一下工具的说明书,我没有试过,如果您有兴趣的话,可以自己尝试的,是否成功加载,比较一下较多文件的拷贝时间就知道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
 楼主| 发表于 2008-4-5 00:38:0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w30 于 2008-4-4 10:15 PM 发表
严重支持楼主这么好的东东

感谢大家支持,看来下载量会突破1000。呵呵,努力没有白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楼主| 发表于 2008-4-8 19:30:03 | 显示全部楼层
留念,附件下载超过1000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楼主| 发表于 2008-7-4 07:38:05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老毛桃,把自己的帖子加亮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楼主| 发表于 2008-9-14 00:22: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秋节,1999个下载量,留念。祝大家中秋节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楼主| 发表于 2008-9-23 12:00:44 | 显示全部楼层
请有疑问的朋友翻翻前面的回复,都有答案了。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1 13:28:5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yht7891984 于 2008-10-10 09:36 发表
我是冲这句话来的"附件下载量终于突破100,而回复也突破0。"


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2 11:15: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下载量超过2500次留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5 22:04:4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zesdq 于 2008-12-24 13:52 发表
怎么使用  谢谢

原帖由 10130614 于 2008-12-25 09:00 发表
不知道怎么加CONFIG。INI里啊。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在config.sys加入这么一行
devicehigh=qcache.sys /S5


更加好的配置方法,那就要自己研究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 09:56:4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kzore 于 2009-1-22 07:05 发表
不知道U盘DOS启动合适不》?

跟什么方式启动没有关系的,这个工具读写速度的提高是指对硬盘操作而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楼主| 发表于 2009-2-14 11:45:1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woaiyongbt 于 2009-2-11 02:51 发表
楼主在win下怎么用啊?

Windows的磁盘缓冲功能已经不错了(相对DOS来说),这个小工具是针对DOS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捐助支持|无忧启动 ( 闽ICP备05002490号-1 )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614号

GMT+8, 2025-8-2 11:09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