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启动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系统gho:最纯净好用系统下载站投放广告、加入VIP会员,请联系 微信:wuyouceo
查看: 6396|回复: 1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求助] 哪种U盘启动格式兼容性最好?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6-5 22:23: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最近一直纠结用什么U盘启动格式好 大家帮忙推荐一下 现在手头上有两个2G金士顿U盘 一个8G金士顿U盘 一个闪迪16GU盘 一个金士顿16GU盘 想用这几个U盘 做几个PE 能不能进所有的机子了? 现在总是遇到好多笔记本进不去 还有台式机卡在刚启动位置 大家帮忙出几个方案吧 谢了 量产 U-ZIP+ U-HDD+ 还有V2 哪些兼容性更好一些啊
推荐
发表于 2014-6-6 13:11:0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ku588 于 2014-6-6 13:58 编辑
mdyblog 发表于 2014-6-6 13:00
能不能用量产,将这几种方式,量产到一个U盘上?
一般人哪有那么多U盘,再说 那么多U盘 管理、携带 都 ...


一个U盘做不到,另外还要考虑软硬件的日新月异,还需要时时更新,一个盘经常修改量产很麻烦的,频繁量产也易损坏U盘,量产的东西只是模拟光驱的形式,有时候通过GRUB引导方式引导启动PE系统有些笔记本有不能正常运行问题,独立的HDD模式的单64位8PE能更好的的适应UEFI新本,个人感觉GRUB引导方式不能替代独立的HDD模式单PE系统,独立的64位8PE系统兼容性更好些(模拟标准Windows环境)你的PE做的再好,终因引导方式的问题导致不能正常启动,再好再强也没有用!

还有就是人们做事情总要做预备,万一你的盘出问题了不能用了,不是还有预备的吗,不至于当时无可奈何!
我的4个U盘经常装在钱包内,钱包是要经常携带的,现在的U盘有的很小,用链连在一起装3-4个没问题。

一个盘定型:专门对付老机,普通机,不用更新,
一个盘用独立的HDD模式单PE系统,对付新本和兼容性问题,可以按需要时时更新,
光盘是应对USB不能使用,或自己一时不会设置BIOS从USB启动时用的!

专业人员这些是必须的,普通用户就没有必要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推荐
发表于 2014-6-6 13:00:1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mdyblog 于 2014-6-6 13:01 编辑
ku588 发表于 2014-6-6 10:35
哪一种都不能万能,最少要准备3个U盘,有时还需要光盘!采用不同的启动方式,做了很多年系统维护,至少我是 ...


能不能用量产,将这几种方式,量产到一个U盘上?
一般人哪有那么多U盘,再说 那么多U盘 管理、携带 都不方便。

点评

M大,有的机器,不能识别分过区的U盘。再说,一般人不是维修人员,遇到这种情况很少。维修专业人员,不怕工具多啊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6-6 17:08
一个U盘做不到,另外还要考虑软硬件的日新月异,还需要时时更新,一个盘经常修改量产很麻烦的,频繁量产也易损坏U盘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6-6 13: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推荐
发表于 2014-6-6 11:19:23 | 只看该作者
ku588 发表于 2014-6-6 10:35
那一种都不能万能,最少要准备3个U盘,有时还需要光盘!采用不同的启动方式,做了很多年系统维护,至少我是 ...

再准备一个量产的,老机型百分之九十九可以启动,多年来只碰到一块威盛的主板,usb什么方式都不启动,用光驱搞定。

评分

参与人数 1无忧币 +1 收起 理由
忘不了 + 1 无敌唤灵 www.sosoxiaoshuo.cc/so/0/76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推荐
发表于 2014-6-6 10:35:1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ku588 于 2014-6-6 11:31 编辑

哪一种都不能万能,最少要准备3个U盘,有时还需要光盘!采用不同的启动方式,做了很多年系统维护,至少我是这样:

1.一个 FbinstTool 制作的DOS+PE 应对老机,普通机,
2.一个原生支持UEFI的纯648PE单系统,应对新本(UEFI),
3.一个即时更新的预备盘,应对特殊机型(根据使用者的需求可有可无),
4.USB不能使用时,就用光盘应对(这个也必不可少)。

点评

能不能用量产,将这几种方式,量产到一个U盘上?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6-6 13:00
再准备一个量产的,老机型百分之九十九可以启动,多年来只碰到一块威盛的主板,usb什么方式都不启动,用光驱搞定。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6-6 11: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4-6-6 16:43:46 | 只看该作者
2G的用nt5x的MBR,8G以上用NT6x的MBR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4-6-6 17:08:03 | 只看该作者
mdyblog 发表于 2014-6-6 13:00
能不能用量产,将这几种方式,量产到一个U盘上?
一般人哪有那么多U盘,再说 那么多U盘 管理、携带 都 ...

M大,有的机器,不能识别分过区的U盘。再说,一般人不是维修人员,遇到这种情况很少。维修专业人员,不怕工具多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4-6-6 22:22:03 | 只看该作者
所谓“一个U盘做不到”、“哪一种都不能万能”,宏观上是对的,具体到某台机器就难说了。

谁遇到“一个U盘做不到”的机器,而且有耐心有条件反复测试的,亮出来,大家尝试一个U盘搞定它!

点评

尝试用一个U盘搞定!可行性。 想想光驱启动至今通吃,就可以看到“用一个U盘搞定”的希望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6-7 07:41
P大这种不惧挑战的精神值得学习,如果说针对某一种机型,通过修正调整最终使问题得到解决,理论上是可以的,但终归每一种启动模式都有当时技术的局限性,多种模式还是有多种模式的好处, 其实U盘启动不光是启动技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6-6 23:5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4-6-6 23:51:30 | 只看该作者
pseudo 发表于 2014-6-6 22:22
所谓“一个U盘做不到”、“哪一种都不能万能”,宏观上是对的,具体到某台机器就难说了。

谁遇到“一个U ...

P大这种不惧挑战的精神值得学习,如果说针对某一种机型,通过修正调整最终使问题得到解决,理论上是可以的,但终归每一种启动模式都有当时技术的局限性,多种模式还是有多种模式的好处,

其实U盘启动不光是启动技术的问题,还关系到使用者的技术水平,对于高手来说不需要那么多U盘,但对于技术水平不高的人来说,就需要利用更多的外部手段来解决问题,

比如说:有网友求助,说因为装系统中途断电导致之前U盘能启动之后死活不能U启,这时候他就觉得无能为力了,说USB坏了不能用了,这种情况下再好的U盘启动技术也没有用!说实话真的是USB坏了吗,不是,是新本UEFI技术的原因,是U盘不支持UEFI启动的原因,是BIOS设置的问题,由于技术水平不到家,不会设置BIOS,这时候就需要更多的外部手段来解决问题,比如利用光驱光盘工具,

对于专门做电脑维护的人来讲,一个U盘还是不够用的,早些年在给客户维护电脑时因当时心急在使用工具时不小心把启动U盘的引导给破坏了,导致重启电脑时不能U启了,因是出远门,当时就抓了瞎,如果当时能多一个盘那就有了补救措施,

当然从技术上来讲可以让一个盘适应更多的启动环境,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获得这样的技术,多一个朋友还多一条路,多一个外部工具也是多一条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4-6-7 00:26:21 | 只看该作者
呵呵,做维护的,确实要遵循有备无患原则,多带U盘。

不过有空也不妨尝试用一个U盘搞定原来以为不能搞定的机子,这样至少有两个U盘可以搞定它,更符合带多个U盘的初衷。

个人技术高低不成问题。亮出来,坛里群策群力,什么奇迹不能创造?

点评

对这样的机子,作为技术研究投入精力是值得的。但对于维修人员来说,远没有换个工具来解决更实在和便捷。毕竟水平不在一个层面上么。再说,工具搞复杂了,有些初手反而不会用了。尖端技术和使用层面的辩证统一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6-7 07:0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4-6-7 07:07:4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垠 于 2014-6-7 07:10 编辑
pseudo 发表于 2014-6-7 00:26
呵呵,做维护的,确实要遵循有备无患原则,多带U盘。

不过有空也不妨尝试用一个U盘搞定原来以为不能搞定 ...


对这样的机子,作为技术研究投入精力是值得的。但对于维修人员来说,远没有换个工具来解决更实在和便捷。毕竟水平不在一个层面上么。再说,工具搞复杂了,有些初手反而不会用了。尖端技术和使用层面的辩证统一了,所以说推广也是一门大学问,社会学系统工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4-6-7 07:41:52 | 只看该作者
pseudo 发表于 2014-6-6 22:22
所谓“一个U盘做不到”、“哪一种都不能万能”,宏观上是对的,具体到某台机器就难说了。

谁遇到“一个U ...

尝试用一个U盘搞定!可行性。
想想光驱启动至今通吃,就可以看到“用一个U盘搞定”的希望了。

点评

光驱遵循一个标准,U盘就不一样了,各家主控标准不一  发表于 2014-6-7 11: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捐助支持|无忧启动 ( 闽ICP备05002490号-1 )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614号

GMT+8, 2025-7-22 13:56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