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启动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系统gho:最纯净好用系统下载站广告联系 微信:wuyouceo QQ:184822951
楼主: chenall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分享]支持ISCSI启动的PE(无限扩展PE的升级版)

[复制链接]
121#
 楼主| 发表于 2009-3-4 16:57:1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2#
发表于 2009-3-4 17:14:39 | 只看该作者
就是说Initiator-2.08-boot-build3825-x86fre.exe安装后怎样设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3#
 楼主| 发表于 2009-3-4 17:24:30 | 只看该作者
设置什么???没什么设置的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4#
发表于 2009-3-5 12:31:10 | 只看该作者
成功启动了,现在只差一件事情,gpxe.pxe引导只能手工输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5#
 楼主| 发表于 2009-3-5 13:38:27 | 只看该作者
原因在这一页的贴子里面.
http://bbs.wuyou.net/forum.php?m ... page%3D1&page=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6#
发表于 2009-3-8 23:48:43 | 只看该作者
老夫觉得iscsi拿来弄pe不科学,我想最多拿来挂载点外置的程序什么的,如果是这样的话还不如直接挂载网络上的wim文件来得方便.我整软的iscsi服务端可以说火候已经相当青了,性能好的用starwind,一般用来挂载上TB的共享数据,如游戏等等.pe的话要整成象无盘的样子的话,我觉得还是专门的无盘服务端如bxp,如果能够把bxp的那个专用网络驱动集成进去,就有戏了,好处在于基本上不受内存大小的限制.不管那种启动方式,最 底层的还是pxe提供启动入口,包括无盘.

另外windows服务器建立pxe启动服务器超简单,首先是dhcp服务器建立,启动项是66,和67,66指定tftp服务器名字,一般是写ip地址,如192.168.1.1,67指出启动文件名,如pxelinux.0,tftp服务器可以和dhcp服务器是同一台机器,也可以是其他任何能通的机器,dhcp网关指定后能达到的任何机器都可以.
tftp服务器建立也简单,把system32下的dllcache下的tftpd.exe复制一份到system32下,然后加载成服务就可以了,tftpd服务目录是根目录下的tftpdroot,你把pxelinux.0和其他的一些文件放到下面就ok
研究下windows远程安装服务就可以肯定pe是可以用分散的文件以非ram方式启动.就是不晓得咋个整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7#
 楼主| 发表于 2009-3-10 11:04:22 | 只看该作者
发现使用虚拟机VMWARE测试ISCSI启动时,只要把VM的网卡改成E1000的网卡启动就会很快.

使用VMWARE默认的AMD网卡ISCSI启动超慢的.

只需要打开虚拟机的配置文件.VMX文件,然后在里面添加一行
ethernet0.virtualDev = "e1000"
就可以使用E1000的网卡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8#
发表于 2009-3-10 14:52:1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chenall 于 2009-3-10 11:04 发表
发现使用虚拟机VMWARE测试ISCSI启动时,只要把VM的网卡改成E1000的网卡启动就会很快.

使用VMWARE默认的AMD网卡ISCSI启动超慢的.

只需要打开虚拟机的配置文件.VMX文件,然后在里面添加一行
ethernet0.virtu ...


这么说改成其它网卡也可以吗?比如本机的网卡,也一样改?

测试了一下,改成其它虚拟机就不认了,就这个e1000认,老大是怎么想到的?

[ 本帖最后由 zhaohj 于 2009-3-10 15:21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9#
 楼主| 发表于 2009-3-10 15:23:58 | 只看该作者
VMWARE主页上有说明支持这个网卡,使用64位GUEST时会自动使用这个网卡,我在32位的试下发现也可以使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0#
发表于 2009-3-10 16:04:5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chenall 于 2009-3-10 15:23 发表
VMWARE主页上有说明支持这个网卡,使用64位GUEST时会自动使用这个网卡,我在32位的试下发现也可以使用.


32位下能提供这个驱动吗?现在都是e1000325之类的,好像不认。
打个包,把ID也提供。

[ 本帖最后由 zhaohj 于 2009-3-10 16:06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1#
发表于 2009-3-10 16:24:37 | 只看该作者
0PE里未分解描述的网卡.CAB带有,本地启动,用启动网络服务 (完整)菜单项直接识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2#
 楼主| 发表于 2009-3-10 16:39:19 | 只看该作者
在我的网盘上已经上传了,我正在使用的网卡驱动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3#
发表于 2009-3-10 17:47:23 | 只看该作者
今天用VM及实机测试了一下ISCSIPE下GHOST,速度超快,比光盘安装快多了,也算是历史性的突破。
到现在,各种问题都解决,感谢CHENAL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
发表于 2009-4-2 09:37:20 | 只看该作者
现在PXELINUX也集成了GPXE,用PXELINUX怎么启动呢?版主有空试一下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5#
发表于 2009-4-22 17:47:2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zhaohj 于 2009-3-10 17:47 发表
今天用VM及实机测试了一下ISCSIPE下GHOST,速度超快,比光盘安装快多了,也算是历史性的突破。
到现在,各种问题都解决,感谢CHENALL!



请问如保实现ISCSIPE下GHOST,把GHO文件放在winpe.img里面吗?比网络共享GHOST快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发表于 2009-4-22 20:24:3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27 chenall 的帖子

这样 也行啊  

是不是  可以改 各种型号的网卡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7#
 楼主| 发表于 2009-4-22 21:23:1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gzcao 于 2009-4-22 17:47 发表



请问如保实现ISCSIPE下GHOST,把GHO文件放在winpe.img里面吗?比网络共享GHOST快吗?


使用ISCSI协议正常情况下会比网络共享更快.只要把GHO文件放到ISCSI磁盘里面就可以找到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8#
 楼主| 发表于 2009-4-22 21:25:3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lj249911023 于 2009-4-22 20:24 发表
这样 也行啊  

是不是  可以改 各种型号的网卡啊


不.这只是VM所支持的虚拟网卡之一

默认是vlance指定网卡类型为AMD PCNet AM79C970A
E1000是64位系统默认使用的网卡类型在32位下也可以使用.(性能比默认的好)

你可以用VM创建一个64位的虚拟机,打开里面的配置文件,一般网卡类型就是E100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9#
发表于 2009-4-25 23:26:09 | 只看该作者
我晕,还真是佩服,连ISCSI也支持。我是搜索了才知道有这个东东的,看得云里雾里。不过还是坚持!
方便别的TX:
iSCSI技术是一种由IBM公司研究开发的,是一个供硬件设备使用的可以在IP协议的上层运行的SCSI指令集,这种指令集合可以实现在IP网络上运行SCSI协议,使其能够在诸如高速千兆以太网上进行路由选择。iSCSI技术是一种新储存技术,该技术是将现有SCSI接口与以太网络(Ethernet)技术结合,使服务器可与使用IP网络的储存装置互相交换资料。
  iSCSI:Internet 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 (iSCSI:Internet 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 Internet 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iSCSI)是一种基于 TCP/IP 的协议,用来建立和管理 IP 存储设备、主机和客户机等之间的相互连接,并创建存储区域网络(SAN)。SAN 使得 SCSI 协议应用于高速数据传输网络成为可能,这种传输以数据块级别(block-level)在多个数据存储网络间进行。 SCSI 结构基于客户/服务器模式,其通常应用环境是:设备互相靠近,并且这些设备由 SCSI 总线连接。iSCSI 的主要功能是在 TCP/IP 网络上的主机系统(启动器 initiator)和存储设备(目标器 target)之间进行大量数据的封装和可靠传输过程。此外,iSCSI 提供了在 IP 网络封装 SCSI 命令,且运行在 TCP 上。 如今我们所涉及的 SAN (Storage Area Network),其实现数据通信的主要要求是:1. 数据存储系统的合并;2. 数据备份;3. 服务器群集;4. 复制;5. 紧急情况下的数据恢复。另外,SAN 可能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多个 LANs 和 WANs 中。必须确保所有 SAN 操作安全进行并符合服务质量(QoS)要求,而 iSCSI 则被设计来在 TCP/IP 网络上实现以上这些要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0#
发表于 2009-4-28 15:57:3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chenall 于 2009-4-22 21:23 发表


使用ISCSI协议正常情况下会比网络共享更快.只要把GHO文件放到ISCSI磁盘里面就可以找到了.


这个对企业用户很有帮助,但如果有很多GHO文件,都放在ISCSI磁盘文件里,这个文件岂不是很大?请问有没有可能把ISCSI服务器上的一个目录,用软件把它直接挂载成一个虚拟硬盘,而不用事先做成一个ISCSI磁盘文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1#
 楼主| 发表于 2009-4-28 17:33:1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gzcao 于 2009-4-28 15:57 发表


这个对企业用户很有帮助,但如果有很多GHO文件,都放在ISCSI磁盘文件里,这个文件岂不是很大?请问有没有可能把ISCSI服务器上的一个目录,用软件把它直接挂载成一个虚拟硬盘,而不用事先做成一个ISCSI磁盘文件?


可以直接把一个磁盘或分区当成iscsi target的.这样就不用制作.IMG文件了,但是这样的安全性不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2#
发表于 2009-5-21 14:33:45 | 只看该作者
chenall:您好!
      这近测试你的ISCSI_pe成功,感觉很好,我还想放更多的工具到img文件中,请问如何将MicroPE.img中的文件转移到新制的一个大的img文件中。
    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3#
 楼主| 发表于 2009-5-21 15:51:34 | 只看该作者
下载这个贴子的PE.(是这个的完善版本)

http://bbs.wuyou.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21168
里面工具与说明目录中有重新生新IMG的工具还有这个IMG的制作方法.想要多大都可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4#
发表于 2009-5-21 17:05:53 | 只看该作者
我是这样做的:
1、先用starwind 的mkimage -o MicroPE.img 1G 生成一个img文件;
2、用DiskGenius 格式化分区;
3、用DiskGenius挂载你的200M的MicroPE.img,并将其中的所有文件复制出来;
4、挂载新生成的1G的MicroPE.img,并将上一步复制出来的文件按照原来的结构粘贴回来;
5、最后用PXE启动新生成的ISCSI-PE文件,提示“invalid partition table”
   我的操作是不是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5#
 楼主| 发表于 2009-5-21 17:10:4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yyc_safety 于 2009-5-21 17:05 发表
我是这样做的:
1、先用starwind 的mkimage -o MicroPE.img 1G 生成一个img文件;
2、用DiskGenius 格式化分区;
3、用DiskGenius挂载你的200M的MicroPE.img,并将其中的所有文件复制出来;
4、挂载新生成的1 ...


需要再使用工具为这个镜像文件写上引导,可以使用GRUBINST或BOOTLACE来操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6#
发表于 2009-5-21 17:11:21 | 只看该作者
新课题,楼主支持你,并预祝成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7#
发表于 2009-5-21 17:48:12 | 只看该作者
用Grbu4Dos安装程序写入启动文件grldr,成功。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8#
发表于 2009-5-31 20:03:57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正在下载中,,,公司正在改造,,以后就可以用网络维护电脑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9#
发表于 2009-5-31 20:54:46 | 只看该作者
试试,新机器都是scsi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0#
发表于 2009-6-6 10:41:59 | 只看该作者
iscsi启动后pe和dos下ghost恢复Iscsi镜像里的系统镜像都只能回复30%出错,dos下复制600多Mb的gho文件也出错,复制100多Mb的ISO文件却没问题。
更换StarWind服务端版本、重新生成镜像、更换客户机硬盘都不行,还请大家指点。

[ 本帖最后由 adiwdmd 于 2009-6-6 10:43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捐助支持|无忧启动 ( 闽ICP备05002490号-1 )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614号

GMT+8, 2024-6-15 04:36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