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创】无需安装的Linux Live CD
PDA
查看完全版本 :
【原创】无需安装的Linux Live CD
平生一笑
2004-12-01, 23:05
http://www.thinkjam.org/zoptuno/archives/2004/12/eeclinux_live_c.html
无需安装的Linux Live CD--介绍篇
作为一名软件爱好者,Linux的大名想必早为大家传诵,很多朋友都希望零距离接触一下这只熟悉而又陌生的企鹅,但Linux相比Windows不甚友好的安装和操作界面一次次的将热情的人们拒之门外。那么,有没有可能抛开这些烦琐的安装和配置就能体会Linux强大的功能?回答是肯定的,那就是Linux Live CD!
下面我们将对Linux Live CD进行全面介绍。
什么是Linux Live CD
曾经在网上看到有人将Linux Live CD翻译为Linux生活CD,虽觉有些可笑,但仔细想来也算概括了Linux Live CD的精神。
Linux Live CD是由志愿者开发的可以从光盘上直接运行的Linux操作系统。与常见的Linux套件发行版不同,Linux Live CD不必安装,无需硬盘,只需将光盘插入光驱,并调整BIOS从光驱启动即可进入系统进行操作。这种方式免去了Linux发行版安装时的分区之苦,也不用担心安装Linux可能引起的现有操作系统崩溃,非常适合初哥初妹使用。而Linux Live CD中一般都含有强大的工具和众多的软件,作为高手的启动盘拿来进行系统修复也非常不错。若是用来类比的话,Linux Live CD和Windows PE+ERD Commander组合非常相似,但功能更为强大。
只要随身携带一张Linux Live CD,就可以在任何PC上随时建立属于你的操作系统环境,享受属于你的Linux生活,是不是很酷?
Linux Live CD的版本
和Linux套件发行版一样,Linux Live CD也是版本众多,大大小小各种各样的衍生版多达几百种(http://www.frozentech.com/content/livecd.php),并分别具有不同的功能。下面就让我们看看它们中间最受欢迎的版本:
Knoppix――Linux Live CD领域的老大,是目前使用范围最广、最自由的Linux Live CD。它基于Debian GNU/Linux,兼容NTFS、FAT32分区格式,官方版本(http://www.knoppix.org/)只有西欧语言和日语支持。但由于Knoppix十分适合用户自行定制,目前台湾和香港的爱好者已经成功制作出多个不同版本的繁体中文Knoppix。简体中文版以国内巨宏科技(http://www.maxidea.org (http://www.maxidea.org/))发行的MaxCapture Linux Live CD最为著名,笔者使用的则是网上高人基于Knoppix 3.6制作的简体中文版。
Gnoppix――与Knoppix一样,同样以Debian GNU/Linux为基础,只不过Knoppix使用KDE作为桌面环境,Gnoppix使用Gnome。(http://www.gnoppix.org/)
SLAX――基于Slackware GNU/Linux,同样具有较强的定制能力。Linuxfans.org的atfa和wjping119以SLAX 4.1.2为基础打造了中文版的Fanx(http://www.fanslinux.org/fanx/),ISO仅有213MB,功能亦非常强大,非常适合国内用户使用。
SUSE Live-Eval――SUSE出品的Linux Live CD,与其发行版一样,桌面异常精致,默认语言为英文,但支持中文正常的显示,用来在安装SUSE Linux前进行体验再好不过。
CDlinux——只有18M的光盘版Linux,支持很多硬件(PCMCIA、SCSI、USB 等)和多种网络协议(ftp、ssh、nfs、samba 等)。用户可方便地进行定制,并按需要自行添加、删除软件包。CDlinux 支持东方语言(CJK),尤其对简体中文提供全面支持,是完善的系统修复光盘。(http://cdlinux.berlios.de/index-cn.html)
下面,我们将以使用范围最广的Knoppix中文版为例介绍一下Linux Live CD的使用,让大家尽快进入奇妙的企鹅世界。
小知识:Linux简介
1991年,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学生一位名位Linus Torvalds的计算机系学生写了类似Unix操作系统的内核供自己使用,并将代码张贴到Internet上,请求其他程序员帮助他将该内核建成一个操作系统。对于此举的响应数量是惊人的,并且开始从仅是一名学生宠爱的计划迅速发展为一个重要的操作系统内核。随后,Torvalds将自由软件之父Richard Stallman及其领导的自由软件基金会(Free Software Foundation,简称FSF)已经完成的GNU实用程序和其他免费软件与所开发的内核放在一起,然后按他的名字将完成的操作系统成为Linux,即Linus的Unix。由于Torvalds按照GNU通用公共许可将Linux内核的源代码公布出来,再加上与Linux内核捆绑在一起的GNU软件所占的巨大比例,整个系统也被称作GNU/Linux。
由于Linux遵循GNU协议,其源代码能够被所有人自由得到,因此具有成本低廉、可自由修改、不用担心授权(没有盗版)的特性;另一方面,作为类Unix系统,Linux的稳定性、安全性和性能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自此再也不必看Windows蓝屏的脸色。而经过十多年的努力,Linux已被应用到多个领域,小至手机、PDA等嵌入式系统,大至过千个主机的超级电脑及银行、太空实验等要求极高稳定性的高端系统。不过在桌面市场,由于Windows的垄断以及垄断养成的用户使用习惯,Linux的发展可谓步履维艰,但这种情况正在大踏步的改善,Linux一次次向微软的霸权发起冲锋。
大多数的操作系统都有自己的标志,Linux的吉祥物就是一只可爱的企鹅(Linux Penguin)。据说标志的由来是因为Linus在澳大利亚时曾被一只动物园里的漂亮企鹅咬了一口。不过不管怎么说,Linux与企鹅已经联系在了一起,提起企鹅大家就知道是Linux。
http://www.thinkjam.org/zoptuno/archives/images/livecd/1.png (http://www.thinkjam.org/zoptuno/archives/images/livecd/1.png)
平生一笑
2004-12-01, 23:07
http://www.thinkjam.org/zoptuno/archives/2004/12/eeclinux_live_c_1.html
通过《无需安装的Linux Live CD--介绍篇》,我们知道了什么是Linux Live CD。而在Linux Live CD领域,使用范围最广的是Knoppix,下面,我们就将以Knoppix中文版来说明Linux Live CD的使用。
小知识:刻录光盘映像
Knoppix的中文版可以从http://thinkjam.org/bbs/showthread.php?t=733 (http://thinkjam.org/bbs/showthread.php?t=733)下载。
从网上下载的Linux Live CD一般都是ISO或者CUE的光盘映像格式,虽然可以使用虚拟光驱软件,如DAEMON Tools之流将这些映像做成虚拟光驱,但刻录成CD时绝不能简单的将虚拟光驱内的文件拖动到刻录盘上,这样做的后果是损失了光盘映像的启动引导功能,自然也不能使用Linux Live CD了。
正确的刻录方法是使用刻录软件中的映像刻录功能。以常用的Nero来说,首先在主界面中选择“将映像刻录到光盘上”,然后在弹出窗口的“文件类型”中选择“All Files”,找到你下载的光盘映像文件,“打开”便可进行刻录。使用Alcohol 120%的用户使用“镜像烧录向导”也可方便的完成刻录。
Knoppix硬件需求
光驱:必备。Live CD没了光驱当然无法运行,若是想在Knoppix上欣赏DVD、VCD、CD,则必须安装有两部光驱。
内存:20M就可以运行文本界面,但图形界面至少要有82M,推荐128M,否则运行效率直线下降,蜗牛速度谁都受不了。
CPU:486以上。
硬盘:可选。若是有硬盘,Knoppix开机后会自动检测出硬盘的分区并在桌面上建立图标,当你访问时自动挂载这些分区。你可以将自己的文档保存到硬盘分区中,甚至在硬盘分区上安装应用软件。
软驱:可选。可用于保存文档或者你的配置文件。
USB设备:可选,和软驱的功能一样。
网络设备:看你是否上网了。
其他键盘、鼠标、显卡、声卡(可选)相信大家都具备,这里不再多说,我们还是尽快。。。
启动Knoppix
在满足上述硬件配置的条件下,只要确认你手中有购买的或者从网上下载刻录的Knoppix光盘即可启动Knoppix。启动的步骤如下:
1.开机后进入BIOS设置,使机器启动的第一选择是CDROM;
2.放入Knoppix Live CD光盘,自动进入启动画面;
3.直接按Enter键,或者等待30秒后自动进入默认启动方式;
http://www.thinkjam.org/zoptuno/archives/images/livecd/2-thumb.jpg (http://www.thinkjam.org/zoptuno/archives/images/livecd/2.jpg)
4.若启动不正常或需要其它高级功能,请在启动画面处按F2或F3阅读详细信息,并在“boot:”提示符处输入相应的命令。如键入“knoppix26”表示以2.6.x内核启动(默认是2.4.x);“knoppix screen=800x600”则使图形界面以800x600的分辨率运行,这对较老的显示器非常有用;还有一个重要的参数是“knoppix myconfig=scan”,它可以加载我们对Knoppix的个性化配置,具体用法将在下面进行讨论。你还可以组合上述参数,如输入“knoppix26 screen=800x600 myconfig=/dev/sda1”,实现所有要求。
http://www.thinkjam.org/zoptuno/archives/images/livecd/3-thumb.jpg (http://www.thinkjam.org/zoptuno/archives/images/livecd/3.jpg)
5.经过一连串花花绿绿的硬件检测信息显示后,漂亮的Knoppix桌面就展现在我们眼前。
启动完毕了,为了建立自己熟悉的操作环境,我们需要对Knoppix进行网络和系统上的配置。
配置网络
Linux自诞生以来就与网络脱不了干系。源代码在网上发布,发行版从网上自由免费的获得,通过网络安装,做网络中的服务器……。可以说,没有网络就丧失了使用Linux的大部分乐趣,Knoppix也不例外,因此我们将配置网络放在第一位,作为重中之重!
1.局域网配置
若是你的局域网使用DHCP方式,则无需进行任何设置,Knoppix会在启动时通过网络中的DHCP服务器自动获取IP地址、网关、DNS等信息,免去了不少麻烦。若是你的网络使用固定IP,设置起来也不困难:
a.点击任务栏的第二个图标――KNOPPIX,选择“Network/Internet | Network Card Configuration”;
http://www.thinkjam.org/zoptuno/archives/images/livecd/7.png (http://www.thinkjam.org/zoptuno/archives/images/livecd/7.png)
b.弹出Xdialog窗口,询问你是否使用DHCP,需要手动设置IP请选“NO”;
c.程序将自动查找到你机器中安装的网卡,并要求输入IP地址;
d.随后的窗口是子网掩码的设置。Knoppix会根据你输入的IP地址类别提供一个默认的子网掩码,请根据实际情况保留或修改;
e.下一步是输入广播地址,Knoppix会根据IP地址和子网掩码自动判断广播地址,因此一般默认即可;
f.该输入网关了。若是你的机器直接用ADSL Modem等拨号上网,请将此项删除,免得出现不能正常连接Internet的情况;
g.最后是DNS的设置。可以同时设置多个DNS域名解析服务器,每个DNS服务器之间用空格分开。上述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DNS与我们在Windows系统下设置的数值完全相同,不懂的朋友只要记录下Windows下的设置,照单填写就成。
http://www.thinkjam.org/zoptuno/archives/images/livecd/8.png
到这里,局域网的设置就完毕了,按下最后一个“OK”健,Knoppix会将你的设置在root shell下应用。然后我们可以通过在root shell下输入“ifconfig”查看当前网卡的IP地址,而用ping命令也能ping通网内其它机器。
2.访问网上邻居
连接好局域网后,首先要做的肯定是浏览局域网上的共享资源,但Linux中的文件共享却与Windows有很大不同。
a.点击任务栏第一个图标――KDE的应用程序菜单(相当于Windowz中的开始菜单),选择“Internet | 更多程序 | LinNeighborhood”,启动Linux下的“网上邻居”;
b. LinNeighborhood启动后,会自动对网络进行扫描,但多数情况下扫描不到局域网中的安装Windows操作系统的机器,因此需要进行手工添加;
c.在LinNeighorhood工具栏上点击“Add”按钮,在弹出的“Add Machine”窗口中输入要连接的机器名字、工作组和IP地址,按下“OK”;
http://www.thinkjam.org/zoptuno/archives/images/livecd/9.png
d.现在可以在LinNeighorhood的主窗口最上方看到刚才添加的机器。由于此机器设置有不同的用户和密码,而我们Knoppix的默认用户是knoppix,因此看不到此机器上共享的文件夹。因此请用鼠标右键点击它,在弹出菜单中选择“Scan as user”,并在“Insert User”对话框中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由于是工作组访问,因此domain处不用输入;
e.按下“OK”后,在LinNeighorhood主窗口刚才添加的机器的下方,会出现此台机器上共享的文件夹列表,不过这些文件夹暂时不能访问,必须mount(挂载)后才可以;
f.双击共享的文件夹或者在文件夹上单击右键,选择mount,会跳出“Mount Dialog”窗口。其中“Service”栏显示的是我们需要访问的共享文件夹,不要更改,“Mount Point”(挂载点)栏显示的是此共享文件夹挂载到的路径,你可以修改为想要的值;
http://www.thinkjam.org/zoptuno/archives/images/livecd/11.png
g.现在我们可以在LinNeighorhood的Resource窗口看到已经成功挂载的资源,你可以打开Konqneror访问刚才设置的挂载点,共享文件就出现了;
h.共享文件夹挂载后,即使关闭LinNeighorhood也能正常访问。若要彻底卸载,请在LinNeighorhood的Resource窗口中选择相应的条目,单击右键“umount”。
http://www.thinkjam.org/zoptuno/archives/images/livecd/12.png (http://www.thinkjam.org/zoptuno/archives/images/livecd/12.png)
3.设置宽带连接
目前使用宽带的朋友是越来越多,若是使用一些自动获取IP地址的宽带,如有线通、部分FTTB等,启动Knoppix就可上网。但使用ADSL等采用PPPoE拨号方式的宽带就没这么方便了。如果你使用的是宽带路由器,可以按照“设置局域网”中的方法进行配置,没有路由器的话,则需要使用Knoppix内置的ADSL/PPPOE configuration。
a.点击KNOPPIX图标,选择“Network/Internet | ADSL/PPPOE Configuration”,配置程序会自动找到机器中的网卡,点击“Yes”进入下一步;
b.程序找到PPPoE设备,如ADSL Modem,再次选择“Yes”;
c.一路按下“Yes”,在“Enter Username”窗口删除默认的“username”项,输入你拨号使用的用户名,然后下一步输入密码;
http://www.thinkjam.org/zoptuno/archives/images/livecd/13.png
d.选择是否自动获取DNS,多数情况下选择“Yes”,除非你的网络有特殊要求;
e.有关MSS流量限制的,不清楚直接设置为“Yes”;
f.设置完毕,按下“Yes”自动拨号。也可以在root shell中输入“pon dsl-provider”拨号,“poff”断开连接,“ifconfig ppp0”查看连接状态。
4.设置Modem拨号
虽然宽带用户是越来越多,但用Modem的同学还是大有人在,在Knoppix下可以这样设置Modem拨号:
a.点击KNOPPIX图标,选择“Network/Internet | Modem Dialer”,在弹出窗口中点击“配置”;
b.“账号”选项卡下点击“新建”,选择“手动设置”(“向导”方式还不支持中国的选项);
http://www.thinkjam.org/zoptuno/archives/images/livecd/14.png
c.弹出窗口中输入连接名称,如“我的拨号连接”,并添加电话号码,如“163888”,点击两次确定后返回KPPP初始界面;
d.输入拨号用的用户名和密码,开始上网:)。
http://www.thinkjam.org/zoptuno/archives/images/livecd/15.png
Knoppix 3.6还支持无线、GPRS、ISDN、蓝牙、红外等各种网络连接方式,限于其使用范围和文章篇幅,这里不再赘述,需要的朋友可以到http://bbs.thinkjam.org (http://bbs.thinkjam.org/)的xNix区参与讨论。
配置系统
1.显示
大多数朋友第一次进入Knoppix,会觉得眼睛非常不舒服,并且屏幕发生也会一定错位,向左边或者右边偏出。这是由于Linux为了保证其图形界面的兼容性,在大多数硬件上都能够正常工作,将默认的显示器刷新率设置的过低所致,不过我们可以通过下面的方法来解决:
a.若是你使用nVIDIA芯片的显卡,并使用默认的2.4.x内核启动系统,则可以安装nVIDIA显卡的Linux驱动,这样不仅刷新率正常,也能够充分发挥显卡效能。
点击任务栏的KNOPPIX图标,选择“Unilities | Install Software(While running from CD)”,打开“Knoppix-Live Installer”,在软件列表中选中“nvidia: nvidia graphics card drivers“,按下“OK”,Knoppix就会自动下载nVIDIA的显卡驱动进行安装,并在安装完成后自动重启X-Windows桌面,现在屏幕是不是舒服多了?
http://www.thinkjam.org/zoptuno/archives/images/livecd/2.png
b.若你没有连接Internet,或者所使用的显卡并不是nVIDIA显示芯片,也可以到“Knoppix程序菜单 | 设置 | 控制中心”的“外设 | 显示”中进行设置。
http://www.thinkjam.org/zoptuno/archives/images/livecd/53-thumb.jpg (http://www.thinkjam.org/zoptuno/archives/images/livecd/53.jpg)
2.桌面
除了KDE外,Knoppix还带有其它桌面环境,如Windows Maker、ICE WM、TWM等,你可以通过点击任务栏的KNOPPIX图标,选择“Unilities | Chose/Restart KNOPPIX Desktop”在它们之间进行切换。
http://www.thinkjam.org/zoptuno/archives/images/livecd/4.png
而在控制中心的外观和主题中,也可以对包括桌面背景、窗口修饰、字体等的多种桌面因素尽心调整。
3.其它设置
更多的设置请通过任务栏的KNOPPIX图标和程序菜单中的设置中心进行,“Knoppix-Live Installer”列表中也提供了另外的光盘版集成程序,如浏览器的Flash Player Plugin等,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
保存与加载配置
Knoppix Live CD的运行是将自己加载入内存并在内存上建立虚拟磁盘,由于内存的存储特性,所有的数据在断电后自动消失的无影无踪,我们进行的各项配置和操作也将付之东流。因此,将配置和数据保存在长期的存储器――如硬盘、软盘、U盘中非常必要,而Knoppix启动时的参数也可以帮助我们将这些配置加载,这样的话,不论到哪里我们都能够使用自己熟悉的配置好的Knoppix环境(特别是使用U盘的朋友)。
1.保存配置
点击“KNOPPIX图标 | Configure | Save KNOPPIX Configuration”,在弹出的窗口中选择保存配置的类型,你可以选中所有的项目;按“OK”后选择保存到哪个存储器上,其中“/mnt/floppy”是软驱,“/mnt/sda1”是U盘,若是有其它可以写入的驱动器,也会在这里显示,如笔者的“/mnt/hda6”便是可以写入的硬盘分区。
http://www.thinkjam.org/zoptuno/archives/images/livecd/6.png
调整某个硬盘可写很简单。由于Knoppix启动时会自动将硬盘现有的所有分区在桌面上做链接,因此你只需在需要调整的分区上单击右键,选择“属性”。在弹出窗口中首先选择“设备”选项卡,将“只读”去掉,然后在“权限”选项卡中将Group和Others的权限都设置为“Can Read & Write”,不过为了安全性,这个版本的Knoppix不支持NTFS格式的写入。
http://www.thinkjam.org/zoptuno/archives/images/livecd/19.png
另外,你还可以将用户目录(/home/knoppix)的数据一并保存,保存的方法是点击KNOPPIX图标选择“Configure | Create a persistent KNOPPIX home directory”,切记在第三步的创建文件系统中选择“NO”,否则你的磁盘就比较惨了,会被Knoppix格式化成Linux分区格式。
2.加载配置
以上介绍了如何保存系统配置和用户数据,下一步就是如何应用这些保存的数据,也就是如何加载了。
还记得我们在启动部分介绍的启动参数吗?聪明的你一定早猜到了加载这些数据就是通过启动时的参数。我们可以通过在“boot:”提示符后输入“knoppix myconfig=scan”来让Knoppix自动寻找这些配置文件和数据。当然,若你知道数据具体的位置,如位于U盘上,也可以直接输入“knoppix myconfig=/dev/sda1 home=/dev/sda1”直接加载配置和数据文件,这样就省去了Knoppix查找的麻烦。
多数情况下,myconfig=scan参数就足够了,不需要指明具体的路径。
平生一笑
2004-12-01, 23:08
功能体验
配置了这么久的系统,竟然还没有体会到Linux功能的强大。不用担心,激动人心的时刻终于到来,我们来看看使用Linux能干什么吧!
1.桌面简介
在开始之前,先介绍一下Knoppix的KDE桌面环境,以期朋友们对其有个大致的认识。
http://www.thinkjam.org/zoptuno/archives/images/livecd/20-thumb.jpg (http://www.thinkjam.org/zoptuno/archives/images/livecd/20.jpg)
最下方的那条是任务栏。它上面的第一个带有K字母的图标是KDE桌面的应用程序菜单,功能类似于Windows中的开始菜单,里面包含着Knoppix中大部分的工具和程序。
第二个图标,也就是那只胖胖的小企鹅,就是我们在上面的文章中经常使用的KNOPPIX图标,KNOPPIX系统的设置都在这里进行。
接下来的是窗口列表和回到桌面,回到桌面功能与Windows下的显示桌面一样。
看到那个漂亮的小房子了吗?它是个人文件图标,点击后会启动Konqneror并打开你的个人文件夹,通常从这里开始浏览Knoppix上的所有文件。
然后是黑黑的终端程序,点击后会启动一个终端,和Windows下的命令行窗口类似,但功能可不能同日而语哦。我们也经常启动它后输入“su”命令切换到root shell。
最后分别是Konqneror和Mozilla浏览器。尤其是Konqneror,同时被用作KDE上网页浏览器、文件管理器以及文档阅读器,但在网页浏览上,Mozilla还是更胜一筹。
Knoppix的整个桌面是不是和常用的Windows极其相似?不止是样子相似,操作起来也是殊途同归,同样是鼠标的单击双击,同样有非常丰富的鼠标右键菜单,熟悉Windows操作的你一定跃跃欲试了吧!
2.多媒体应用
看了这么多文章,一定有些疲惫,因此我们先用Knoppix听听歌、看看碟吧。
a.音频播放
Windows下有强大的音频播放软件Winamp和Foobar2000,Linux下有什么?XMMS是也!XMMS是一款可更换Skin的音频播放器,其操作界面与Windows上的winamp十分相似,可以播放MP3、CD、wav、au、mpeg1、mpeg2等各种音频和视频中的音频格式,功能非常强大,是Linux下音乐播放的首选。
http://www.thinkjam.org/zoptuno/archives/images/livecd/24.png
由于音乐文件一般保存在你的硬盘上,因此在使用XMMS前,请在桌面上的硬盘分区图标上点击右键,将分区挂载,这样就能够在/mnt/hdax中找到你的歌曲了。
另外,也可以通过“应用程序菜单 | 多媒体 | KsCD”来播放CD唱片。
b.视频和VCD、DVD
笔者使用的Knoppix中带有强大的媒体播放工具MPlayer,由于此版本的Knoppix进行了改造,因此MPlayer除了能够播放VCD、DVD、AVI等常见媒体外,还能够播放各种各样的DVDrip并加载字幕,甚至连笔者下载的mkv格式的动画片也能够正常播放,效果一点都不输于Windows下的同类软件。
http://www.thinkjam.org/zoptuno/archives/images/livecd/26-thumb.jpg (http://www.thinkjam.org/zoptuno/archives/images/livecd/26.jpg)
你可以通过“应用程序菜单 | 多媒体 | MPlayer”来启动它。
在“应用程序菜单 | 多媒体”中,你还可以找到其它应用程序,如刻录程序K3b,电视播放程序xawtv,它们都能够正确识别笔者的相应硬件( LG 48X CD-RW,Philips SAA7134芯片的朗视电视卡),操作起来也非常简单容易,一点都不比Windows下相应的程序逊色。这从侧面说明了所谓的“Linux硬件兼容性不好、难于安装”只是由于大家习惯了Windows的操作方式导致,若深入研究Linux,你一定会被她深深吸引。
3.文字处理
由于光盘容量以及用户需求的关系,笔者使用的Knoppix 3.6简体中文版并没有集成OpenOffice.org这个可以与微软Office媲美的办公套件,毕竟在光盘运行下的Knoppix中办公的朋友不会很多,并且Linux下OpenOffice.org对中文的支持并不是很好(比经过改造的国产RedOffice、WPS飓风差不少)。但Knoppix还是有一些文本编辑器可供我们使用,你可以在“应用程序菜单 | 编辑器”中找到“Kate”、“KWrite”等使用,而在“办公”栏目中也有日程管理和个人信息管理器。
重要的是在Knoppix下如何输入中文。此版本的Knoppix集成了著名的小企鹅输入法(Fcitx),需要输入中文时只需按下Ctrl+Space即可,而Ctrl+Shift则可以在五笔、拼音、二笔三种输入方法间切换。
http://www.thinkjam.org/zoptuno/archives/images/livecd/16-thumb.jpg (http://www.thinkjam.org/zoptuno/archives/images/livecd/16.jpg)
4.图像处理
a.GIMP
对应于Windows下的Photoshop,Linux有强大的图像处理程序GIMP。
通过“应用程序菜单 | 图像 | GIMP Image Editor”,你可以启动这个强大的工具,虽然界面有些凌乱,但工具、图层、通道、路径、各种各样的滤镜,是一个都不少。网络上一些著名的图标,如Linux的企鹅、Gnome的标志、KDE的标志、自由软件之父Richard Stallman创造的GNU标志,都是由这个软件来完成,有兴趣的你可不要放弃摸索啊。
b.屏幕截图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笔者要截取大量Knoppix的图像,那位可能说了,你是不是用数码相机一张张的拍下来的?虽然笔者有一台佳能A80,但一张张的拍累人不说,就是拍摄出的质量也不能保证,还好Linux早就为我们准备好了截图程序,并且几乎所有的Linux发行版几本都内置有截图程序,即使没有专用的程序,GIMP也能助俺一臂之力。
此版本Knoppix自带的截图程序叫做KSnapShot,可以通过“应用程序菜单 | 图像 | 更多程序”中的相应项目启动。
KSnapShot的使用非常简单,在抓图模式中有“全屏”、“光标处的窗口(当前的活动窗口)”以及“区域(鼠标画出的区域)”三种选择,为了更好的截取屏幕图像,通常将屏幕延时设置为5秒或10秒。根据需要设置好后,点击“新建抓图”就开始截图了!截取完毕后不要忘记保存到你挂载的可以读写的硬盘分区上,否则关闭或重启计算机时,保存的图像就丢失了。
http://www.thinkjam.org/zoptuno/archives/images/livecd/22.png
另外,在GIMP中选择菜单“文件 | 获取图像 | 屏幕抓图”也可以进行截图,使用方法与KSnapShot类似。
5.网络应用
a.网页浏览
在Knoppix中,可以使用Konqneror或Mozilla浏览器浏览网页,它们的使用习惯与Windows下的IE没有什么区别,况且在Windows下也有Mozilla浏览器可供使用,因此不多做介绍。相比IE,Linux下的浏览器没有那么多的漏洞,进行网页浏览时更为安全。
http://www.thinkjam.org/zoptuno/archives/images/livecd/27-thumb.jpg (http://www.thinkjam.org/zoptuno/archives/images/livecd/27.jpg)
Mozilla还带有邮件、新闻组、IRC等多种功能,你可以一一试用。
b.网上聊天
QQ、MSN之流的聊天方式正在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在Knoppix下,你同样能使用这些它们进行聊天,这一切都多亏了Gaim这个支持多种聊天协议的应用程序。
从“应用程序菜单 | Internet | Gaim Internet Messenger”启动Gaim;
点击Gaim主窗口上的“账号”按钮,在“账号”窗口中点击“添加”,选择合适的协议,如“QQ”、“MSN”等,然后输入用户名和密码。你还可以同时设置多个QQ和MSN;
http://www.thinkjam.org/zoptuno/archives/images/livecd/28.png
在你刚刚设置好的账号后的在线状态上点击,开始登陆;
你可以同时登陆多个QQ和MSN,并且所有的好友在一个窗口中出现,什么MyIM之流,都扔一边去吧,呵呵。
http://www.thinkjam.org/zoptuno/archives/images/livecd/29.png
以后启动Gaim时,直接输入选定账号的密码或以上述方法登陆即可。
c.下载上传
Linux下的FTP一般使用gFTP,图形界面,输入主机、端口、用户名、密码,按回车键连接,没有什么好说的。只是Linux没有象网际快车、影音传送带一样好用的下载软件,多少有些遗憾。
d.远程控制
这是一个非常值得一提的功能,我们可以通过Knoppix中的远程桌面连接(rdesktop)以及VNC功能在Windows与Linux之间,Linux与Linux之间实现远程控制。
先来说远程桌面连接。使用此功能时,需要打开Windows XP以上操作系统中的“远程桌面”功能,打开的方式是:在“我的电脑”上单击右键,选择属性,打开“远程”选项卡,将“远程桌面”下的“允许用户远程连接到这台计算机”前面打勾,启用此项功能。
在Knoppix中点击“应用程序菜单 | Internet | 远程桌面连接”,启动连接窗口,在“远程桌面”后的输入框中键入“rdp:/10.0.0.1”(其中10.0.0.1是你要连接的那台机器的IP地址),按下“连接”连接远程桌面,输入那台机器上的用户名和密码就可以进入了。
另外,在“应用程序菜单 | 运行”中或者终端窗口下直接输入“rdesktop IP地址”也可以直接启动到那台机器的远程桌面连接。
http://www.thinkjam.org/zoptuno/archives/images/livecd/31-thumb.jpg (http://www.thinkjam.org/zoptuno/archives/images/livecd/31.jpg)
与远程桌面连接相似但功能更为强大的东东就是VNC了。它的全名是“Virtual Network Computing”,是一个远程显示系统,能够使用户以鼠标和键盘控制网络上的任何电脑。VNC由两部分组成,分别是服务器端的VNC Server和客户端的VNC Viewer。
Knoppix中自带有VNC Server,那就是“应用程序菜单 | 系统”中的“桌面共享”。启动桌面共享后,你可以“创建个人邀请”,然后将主机和密码信息发送给你想要邀请的人,让它通过VNC Viewer来连接。
http://www.thinkjam.org/zoptuno/archives/images/livecd/32-thumb.jpg (http://www.thinkjam.org/zoptuno/archives/images/livecd/32.jpg)
而使用Knoppix连接VNC Server非常方便,和刚才一样启动“远程桌面连接”,在“远程桌面”后这次输入“vnc:/10.0.0.2:0”(其中10.0.0.2:0就是刚才生成的邀请中的主机信息),按下“连接”按钮,开始连接,中间会提示输入验证信息,也就是邀请信息中的密码,完成验证后,连接成功,便可以进行远程控制了。
远程桌面连接和VNC都支持各种网络,包括局域网和互联网,这下给MM修电脑也方便多了@_@。
6.shell
Shell即命令行方式一直是Linux的精髓所在。在shell下,我们可以便捷的进行各种操作,或者进行shell编程,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Linux中有许多命令,如切换目录的cd、列出文件的ls,拷贝的cp、删除的rm等等,你可以通过man命令来查看它们的具体用法,在网络和书籍中,也有大量资源可供参考。
我们可以通过任务栏的终端程序图标,或 “应用程序菜单 | 系统”中“Konsole”启动shell终端,此时你会看到“$”的提示符,在它后面输入Linux命令即可。
这个“$”符号表示当前你是以普通用户身份运行Linux命令,有些命令你并没有权限执行,这时就需要切换到超级用户(根用户)root下运行。切换的方法是在“$”后输入“su”,由于Knoppix切换到root用户并不需要密码,因此会直接出现超级用户的提示符“#”,这就是我们在上面多次提到的进入root shell。此时的你能够在shell下对系统进行任何操作,可要万分小心。
另外,在运行一些图形程序,如“应用程序菜单 | 系统”中的KPackage、Root Terminal等时,需要输入root用户密码,但我们根本不知道Knoppix默认的root用户密码,此时便可以通过root shell更改root密码来解决。按照上述步骤,在终端下切换到root用户后,输入“passwd”命令就可以更改root用户的密码,此密码可用于任何需要root用户密码的地方,特别是你想以Debian方式将Knoppix安装到硬盘时。
Knoppix自带了很多软件,包括众多的游戏(笔者偏爱纸牌),强大的开发工具等等,在这里不能尽述,留待大家慢慢去摸索。下面我要做的是跟大家一起用Knoppix Live CD解决几个常见的问题,可不要错过了。
平生一笑
2004-12-01, 23:08
http://www.thinkjam.org/zoptuno/archives/2004/12/eeclinux_live_c_2.html
Knoppix自带了很多软件,包括众多的游戏(笔者偏爱纸牌),强大的开发工具等等,在这里不能尽述,留待大家慢慢去摸索。下面我要做的是跟大家一起用Knoppix Live CD解决几个常见的问题,可不要错过了。
1.修复GRUB
有些朋友在一台机器上安装有Linux和Windows两个操作系统,并通过Linux中的GRUB引导。不过在重新安装Windows后,GRUB引导程序会遭到破坏,导致不能进入Linux,为此重做系统大为不值,而Knoppix则可以挽救之。
将Knoppix Live CD插入光驱,调整BIOS为从光驱引导;出现boot:提示符时,输入“knoppix 2”进入字符模式;#mount /dev/hdaX /mnt/hdaX (挂载你Linux的根分区,其中hdaX为你Linux所在分区,如hda5)
#chroot /mnt
#grub
然后提示符会换成
grub>输入
grub>root (hdX,Y)
grub>setup (hd0)
其中的X指的是安装在哪个硬盘,如果是一个盘,就是0,如果所安装的linux根分区在第二个硬盘上,X就是1;而Y是装有linux系统所在的根分区,可以按Tab健补全来查看。setup (hd0)是将GRUB写到硬盘的MBR上。
到此,你的GRUB引导程序就修复完毕了。
2.抢救数据
由于Knoppix可以自动找到计算机中的硬盘分区,且兼容FAT32、NTFS、EXT2、EXT3等多种文件系统,这样当我们的某个硬盘系统破坏,不能进入时,只需要使用Knppox引导,进入Knoppix的图形界面,便可将数据抢救到硬盘、U盘、光盘、软盘中,相比Windows PE+ERD Commander的组合,有过之而无不及。
3.挽救PQMagic转换后乱码的中文文件
不止一位朋友询问过如何挽救使用PQMagic将NTFS转换为FAT32后变成乱码的中文文件和文件夹,有了Knoppix,上述问题就能够轻松解决,让你在朋友面前显示高手本色。
出现上述情况时,请使用Knoppix Live CD引导系统,挂载转换后的硬盘分区,你会发现出现一些以“?”号为名的文件和文件夹,将其重名名后,再次刷新,还会出现另外的以“?”号为名的文件或文件夹,再次更改,直到刷新后不再出现这类文件为止。仔细看看它们的内容,是不是那些在Windows下显示乱码和不能访问的文件?Knoppix厉害吧!
举一反三,你一定能够活用Knoppix光盘,为自己更好的服务。
平生一笑
2004-12-01, 23:09
http://www.thinkjam.org/zoptuno/archives/2004/12/aeceeknoppixkno.html
是不是觉得Knoppix很好用?但你又没有刻录机,无法将其刻录成光盘。或者是你想将Knoppix长久留下,将其植入你的硬盘,那么,再跟我来吧!
不刻盘运行Knoppix
如果你已经下载了Knoppix的光盘映像,又有FAT32分区,并且又不想刻盘,还想尝试一下Knoppix,则可以采用下述步骤不刻盘运行Knoppix:
用虚拟光驱软件(如DAEMON Tools等)加载下载的光盘映像,然后进入虚拟成的光盘,将KNOPPIX目录拷贝到FAT32分区上,如D:\KNOPPIX;
进入Knoppix光盘的“boot\isolinux”目录,将linux24和minirt24.gz拷贝到D盘根目录下(若您使用2.6.x内核,请拷贝linux26和minirt26.gz),然后到http://elserv.ffm.fgan.de/~lermen/下载loadlin,解压缩为loadlin.exe放到D盘根目录下;
在D盘根目录下建立一个批处理文件,例如knoppix.bat,其内容内容如下: loadlin linux24 root=/dev/hda5 ramdisk_size=100000 init=/etc/init lang=cn apm=power-off vga=791 initrd=minirt24.gz nomce quiet BOOT_IMAGE=knoppix myconfig=scan其中/dev/hda5是Knoppix所在的FAT32分区。Knoppix将主分区当做/dev/hda1,第一个从分区为/dev/hda5,第二个从分区为/dev/hda6,依次类推,因此D盘是/dev/hda5。如果是第一次使用,可以去掉myconfig这个参数;
用软盘、U盘启动盘或者vfloppy虚拟软驱等想办法进入dos界面;
进入你放置Knoppix的分区,输入knoppix.bat,就可进入Knoppix。
此方法适用于Knoppix 3.4以上版本。
将Knoppix植入硬盘
说了这么多Knoppix的功能和好处,你是不是想把它请到硬盘上安家,如其它Linux发行版一样与Windows并存,并建立多系统引导菜单?这样就不用每次都麻烦的在操作后保存设置和数据,并在启动时输入参数进行加载了。
和其它Linux套件一样,安装Knoppix的第一步是为其准备必要的硬盘空间。硬盘版的Knoppix需要至少2G的空闲空间和128M的SWAP空间,不过最好空闲空间在2.5G以上,因为装好后总要保存些文件吧!你可以用PQMagic等软件从现有系统分出空间,留待Knoppix使用。
然后用光盘引导进入Knoppix,启动终端程序,输入命令“sudo knoppix-installer”,或者先用“su”切换到超级用户,输入“knoppix-installer”,出现“Knoppix Installation”向导。
http://www.thinkjam.org/zoptuno/archives/images/livecd/33.png
选择“3.Partition”,点击“OK”,就会启动Linux下图形界面的分区程序“qtparted”,选中左边“Disks”下的硬盘,如“/dev/hda”,则会在右侧出现现有硬盘的分区情况,Type类型为“free”的就是刚才你留出的硬盘空间。
http://www.thinkjam.org/zoptuno/archives/images/livecd/54-thumb.jpg (http://www.thinkjam.org/zoptuno/archives/images/livecd/54.jpg)
在free分区上单击右键,选择“Create”,创建硬盘分区。首先创建的是SWAP分区,在“Partition Type”中选择“linux-swap”,并设置Size大小即可。剩余的都创建为Ext3或者Ext2、reiserfs格式即可。完毕后按下工具栏第二个按钮“保存”。至此分区完毕,关闭窗口回到安装的主界面。
http://www.thinkjam.org/zoptuno/archives/images/livecd/55-thumb.jpg (http://www.thinkjam.org/zoptuno/archives/images/livecd/55.jpg)
选择“1.Configure Installation”,点击“OK”。在随后弹出的窗口中选择Knoppix模式,这样安装后的Knoppix和使用光盘时一样;若是选择Debian模式,则光盘中所有的配置在安装完系统后都不起作用,你需要自己重新配置系统。按下“OK”后会让你选择Knoppix安装到的分区,也就是刚才我们用qtparted分好的分区。然后选择Lilo的安装部位,一般选择mbr,这样安装完毕后会自动生成多启动菜单,和Windows实现共存。
http://www.thinkjam.org/zoptuno/archives/images/livecd/57.jpg
“Next”后结束安装配置,回到安装主界面选择“2.Start Installation”,“OK”后开始安装!
http://www.thinkjam.org/zoptuno/archives/images/livecd/58.jpg
拷贝完文件,会提示你插入一张软盘制作Linux系统启动盘,不要的话选择“No”吧!
安装成功的界面终于跳了出来,点击“OK”,然后注销重新启动计算机。记得将安装光盘从光驱中取出,或者调整第一启动顺序为硬盘。此时便会出现多系统引导的Lilo菜单,我们可以选择进入Linux还是Windows。
http://www.thinkjam.org/zoptuno/archives/images/livecd/59-thumb.jpg (http://www.thinkjam.org/zoptuno/archives/images/livecd/59.jpg)
平生一笑
2004-12-01, 23:09
http://www.thinkjam.org/zoptuno/archives/2004/12/eeclinux_live_c_3.html
Knoppix的功能非常强大,你可以用它体验Linux功能,学习Linux操作,若是想再进一步,还可以学习如何定制Knoppix,发行自己的Knoppix版本,我可甚是期待哦!
其它的Linux Live CD也各有各的优势,FANX小巧易用,CDLinux修复功能强大,竟然可以修复受损的Windows多系统菜单。萝卜青菜各有所爱,象选择Linux套件发行版一样,相信有朋友们在尝试过后会喜欢它们。而有关各种Linux Live CD使用和定制中的问题和技巧,也欢迎大家到http://www.thinkjam.org的论坛中一起讨论。
Linux Live CD为我们进入企鹅世界提供了一个桥梁,吸引更多的朋友参与到Linux中来。不过相比流行的Linux套件,在光盘上运行的Linux Live CD每次操作后的设置都需要保存,长期使用还是有些不便。因此,若是想深入学习Linux的相关知识,我还是建议你安装任一版本的Linux发行版,这会让你更好的理解Linux的文件系统、shell以及各种服务与应用。
tiger
2004-12-02, 08:58
:Em009: 好强的帖子啊~~~
收藏有空慢慢看 :Em008:
picer
2004-12-02, 09:13
此帖不射简直没有天理了
菜菜
2004-12-02, 09:36
高手,给个下载地址,D来耍耍? :Em009:
平生一笑
2004-12-02, 10:22
下载】knoppix-3.6-2004-10-12简体中文增强版
--------------------------------------------------------------------------------
下载地址
ftp://jsp.dfes.tpc.edu.tw/pub/KNOPPIX_LTH/KNOPPIX_LTH_20041122.iso
软件介绍
Knoppix 是由德国程序设计师 Klaus Knopper 所设计的,他把他的姓 Knopper 和 Linux 结合在一起称为「Knoppix」,这是一套可以不需安装硬盘机便可以使用的 Linux 操作系统;您只要把 Knoppix 光盘放入光驱中,开机时选择由光驱来开机,就可以使用 Linux ,省去安装 Linux 的麻烦,而且不会对主机现有硬盘造成任何影响,也不用担心 Linux 和 Windows 系统不兼容的问题,而且 KDE 接口很友善,单纯的使用者自己试试就会操作,作者也把网络上用 Linux 写成的小游戏放在光盘里,比 Windows 附属应用程序里的小游戏还要好玩哩!该软件的特色便是:不必安装,免用硬盘即可使用的操作系统。
knoppix-3.6-2004-10-12简体中文增强版
最近作的,改动增强如下:
1>多数软件升级到2003-10-23 debian testing version
2>较完整的中文环境,包括kde、wmaker、icewm均进行中文化,时区已设到中国所在的东八区。
3>删除如下软件
openoffice-1.03-de、德文文档及程序、koffice、Abiword、XFree86-3.3.6、kde除简体中文以外的语言包均删除
4>添加openoffice-1.1简体中文正式版
5>添加stardict2.0中/英、英/中字典(注:KDE程序中屏幕取词功能无效)
6>添加mozilla-firebird
7>使用fcitx作为中文输入法,CTRL+SPACE激活输入法,CTRL+SHIFT切换输入法(五笔、拼音、区位)
,单击CTRL输入法中英切换,‘,’选字上翻页,‘.’下翻页。
8>gaim升级到0.70-2(请注意:由于微软MSN协议升级的问题,gaim的msn目前工作不稳定)
9>acrobat reader升级到5.08并包含中日韩字体库
10>perl版本升级为5.8.1 debian unstable version
11>添加debian中文FAQ文档
速度可能太慢了:(
这是给《软件指南》杂志写的专题
© 2004, E800.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