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启动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系统gho:最纯净好用系统下载站投放广告、加入VIP会员,请联系 微信:wuyouceo
查看: 2482|回复: 7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分享] 快关天使7.5,超快速关闭计算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使用此软件,一般固态硬盘的电脑在几秒钟之内关机,机械硬盘的电脑在10秒左右关机。实际以前的xp,本身就自带快速关机功能,所以我认为只要原理上讲得通,超快速关机就是没有问题的。
我自己测试此软件已有几年之久,主要是怕用这种软件造成数据丢失,实际我自己在三台电脑上使用从未遇到问题。公司里我主要用在没有重要数据的电脑上或是公用电脑上。
以前曾在网上搜索过,此软件的原理似乎是先停止硬盘的读写动作,然后强制断电。要知道断电只是影响硬盘,其他的硬件基本是没有影响的。现在在网上查不到此软件的原理了,但软件本身还是能下载的,只是一般人不太注意罢了。
推荐在没有重要数据,或是有数据备份的电脑上使用。

快关天使.rar (163.02 KB, 下载次数: 4127)







评分

参与人数 1无忧币 +1 收起 理由
redapple + 1 按照思想,做了一个 链接: https://pan.bai.

查看全部评分

77#
发表于 昨天 20:35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6#
发表于 昨天 20:30 | 只看该作者
唐峰 发表于 2025-8-24 19:45
这个只有重启关机和休眠三个选项。

关机选项包括关闭显示器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5#
发表于 昨天 19:45 | 只看该作者
redapple 发表于 2025-8-24 18:22
先关显示器再关机,你试试了。我没测试
通过网盘分享的文件:Shutdow_20250824_182038.exe
链接: https ...

这个只有重启关机和休眠三个选项。

点评

关机选项包括关闭显示器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昨天 20: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4#
发表于 昨天 18:22 | 只看该作者
唐峰 发表于 2025-8-18 11:12
有没有一键关闭显示器的?

先关显示器再关机,你试试了。我没测试
通过网盘分享的文件:Shutdow_20250824_182038.exe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trVolmgFPj7bLUJNtj_9hw?pwd=5dxi 提取码: 5dxi 复制这段内容后打开百度网盘手机App,操作更方便哦

点评

这个只有重启关机和休眠三个选项。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昨天 19:4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3#
发表于 昨天 17:08 | 只看该作者
唐峰 发表于 2025-8-18 11:12
有没有一键关闭显示器的?

可以加的,要显示器支持DDC/CI协议是Display Data Channel Command Interface的简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2#
发表于 昨天 17:04 | 只看该作者
感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1#
发表于 昨天 16:44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0#
发表于 昨天 15:0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好用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9#
发表于 昨天 14:44 | 只看该作者
感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8#
发表于 昨天 14:29 | 只看该作者
通过网盘分享的文件:Shutdow.exe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TKnGv8kQLjzvG5U7OADmPA?pwd=ppfp 提取码: ppfp 复制这段内容后打开百度网盘手机App,操作更方便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7#
发表于 昨天 12:31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6#
发表于 昨天 12:19 | 只看该作者
  1.                 [DllImport("ntdll.dll")]
  2.                 public static extern int RtlAdjustPrivilege(IntPtr Privilege, int NewValue, int NewThread, ref int OldValue);

  3.                 [DllImport("ntdll.dll")]
  4.                 public static extern int NtShutdownSystem(int ShutdownNumber);
复制代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5#
发表于 昨天 11:39 | 只看该作者
感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4#
发表于 3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感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3#
发表于 3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感谢分享。关机的话,也没有那么着急吧,哈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2#
发表于 3 天前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感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1#
发表于 4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0#
 楼主| 发表于 5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lbw2007 发表于 2025-8-20 10:23
以前我也是这么想的,别人说长按电源关机对硬件没有损害,我也不信。
在现代电脑(尤其是 Windows 8 及 ...

这么多年公司里很多电脑长按电源关机,导致硬盘损坏、数据丢失等现象,我这是凭经验判断的。
但是看了您的介绍,我认可,毕竟微软的话肯定不会错。
不过我依然保留自己经验的看法,能正常关机的话还是建议不要长按电源关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9#
发表于 5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什么都不说吧 发表于 2025-8-18 19:49
严重纠正您的错误。
按一下电源立刻松开,那是正常关机,您能看到跟用鼠标一样操作的关机过程。
长按电 ...

以前我也是这么想的,别人说长按电源关机对硬件没有损害,我也不信。
在现代电脑(尤其是 Windows 8 及以后系统)中,正常情况下长按电源键关机不会对硬件造成损害。ACPI 电源管理标准做了演进,Windows 8 引入了“混合关机”(Hybrid Shutdown),改变了传统的关机流程。长按电源键不再直接切断电源,而是触发一个 “受控的关机请求”,由操作系统处理。即使长按 4 秒触发“强制关机”,也是通过 ACPI 的 PWRBTN 事件 通知系统,而不是物理断电。当你长按电源键时,主板的 嵌入式控制器(EC) 会向操作系统发送一个 ACPI Power Button Event,操作系统可以选择如何响应(如关机、休眠等)。并且现代主板和电源的保护机制对硬件具备多重保护。电源管理芯片(PMIC):控制电源的有序关闭;延迟断电:即使触发“强制关机”,电源也会在几毫秒内逐步断电,避免电压突变;SSD 缓存保护:现代 SSD 支持掉电保护(PLP),减少数据丢失风险;文件系统日志(NTFS):Windows 使用日志文件系统,可恢复未完成的写入操作。而且微软在官方文档中明确将长按电源键作为系统无响应时的标准恢复操作:https://support.microsoft.com——"If your computer is not responding, press and hold the power button for 10 seconds to turn it off. Wait a few seconds, then press the power button to restart."微软认可并推荐在系统卡死时使用长按电源键,意味着它不会设计成“损害硬件”的操作。

点评

这么多年公司里很多电脑长按电源关机,导致硬盘损坏、数据丢失等现象,我这是凭经验判断的。 但是看了您的介绍,我认可,毕竟微软的话肯定不会错。 不过我依然保留自己经验的看法,能正常关机的话还是建议不要长按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5 天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8#
发表于 6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感谢分享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7#
发表于 6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关机我喜欢用批处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6#
发表于 6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5#
发表于 6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感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4#
发表于 6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感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3#
发表于 6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感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2#
发表于 6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简单好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1#
发表于 6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分享,我试试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
发表于 6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9#
 楼主| 发表于 6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yesfei 发表于 2025-8-19 07:20
Win11要不了,一闪而过

是你系统有问题哈,我电脑为win11 23h2,虚拟机为win11 24h2,都没有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捐助支持|无忧启动 ( 闽ICP备05002490号-1 )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614号

GMT+8, 2025-8-25 19:07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